

什麼是身體結構調整?
身體結構調整(Body Structural Realignment)是一套古老且現代的系統,奠基於傳統整復、丹道氣功和人體生物力學、肌動學的理論上,針對身體整體的姿勢快速評估和順勢調整。
這套方法以整體性的觀點來了解身體的皮膚、筋膜、骨節之間的相互關係。因為不論是運動、練功或調整,都是讓身體內在的結構重新流動、力量連貫的方法。透過不同的姿勢,重新鬆解生活中不自覺緊繃的肌肉,因工作而變得僵化的組織,甚至是錯亂的結構。
告別緊張和疼痛:無痛的筋膜結構調整技術
整復推拿、調整結構不能用以痛治痛的方式進行,因為作用力越強、反作用力越大,只會造成彼此的對抗和抵銷。相反的,身體結構調整技術以柔性、安全、無痛且更有效的方式操作,透過牽引和調整張力結構,來還原張力的異常。 身體結構調整以全新的結構評估觀念,透過徒手整復和簡單的工具,運用獨特的「借力、造勢」姿勢調整技術,將人體視為一個完整綿密、環環相扣的結構網絡,一層層沿著皮筋骨調整、還原張力,創造出身體內部還原的空間,讓身體找到回家的路。
了解課程結構評估方法
從身體立體的軸線找到問題的張力來源與旋轉方向。
姿勢調整技術
以借力、造勢的姿勢調整技術,安全有效的介入調理。
還原張力結構
沿著皮筋骨,層層引動筋膜、還原異常的張力狀態。
提升運動表現
提升運動表現
課程特色
結構評估方法
結構評估方法提供整體的觀念,以快速評估姿勢平衡及張力結構的狀態。
重力的影響
在重力作用下,壓力與張力系統間交互作用自然產生的影響。
整合生物力學
從生物力學與肌動學的基礎下,重新關聯身體運動的狀態。
三維空間評估
在縱軸、橫軸與前後軸的動態連線中,評估軸線之間的影響。
探尋張力來源
整體性的看待身體,找尋真正造成問題的根源。
擬定介入策略
整合對身體的認知,以精準找出問題點,搭配介入的策略。
建立評估標準
可以此搭配自身過去所學的所有技術,以此判斷前後差異
姿勢調整技術
透過姿勢調整技術,重新調整人體結構張力,使身體達到遠近內外張力一致、連貫與流通的狀態。
調整慣性
以慣性還原慣性,修正既有的收縮方式,以鬆解開平日形成的關節轉折張力、對位不同的層次。
順勢還原
以最省力、安全的方式,改變局部張力或微循環的動作,以創造回歸的動態路徑。
以終為始
從終端開始,層層調整張力結構,在連貫的狀態下藉由勢改變全身。
還原張力結構
還原張力結構的過程是從表到裡、由淺入深,一層層的沿著皮筋骨分離、還原,進入筋膜動態連線中。
整皮連線
創造筋骨能活動的範圍
調整筋連線
還原肌肉不正常的收縮
調整骨連線
調整關節中骨頭的對位
提升運動表現
透過評估結果,能找出身體施力的慣性、需調整的區域及易受傷的部位,有效進行調整、還原,進而能達到減少日常勞損或運動傷害的發生。 另一方面,身體結構調整的技術及運動,能協助自我放鬆、改善慣性造成的影響,為自己或你的顧客進行結構調整,以釋放壓力、改善姿勢或體態,並能增加運動表現。
課程架構
身體結構調整系列課程分為身體流動與結構基礎、身體結構調整一階及二階,目的在於有系統的探索、掌握及還原身體內的筋膜結構,讓筋膜進入動態連線。結構調理師認證課程則著重於從業人員的素養、能力與服務,確保從業時的品質與績效。
應用課程
順勢運動
結構運動
臉部調理
學員回饋
testimonials
一階課程前很興奮,終於可以見識到零階講的皮/筋/骨連線啦! 課堂上覺得自己有進步的是對於張力的觸診與檢查。(雖然零階時就有練習,老實說那時候自己根本瞎子摸象,完全摸不出來,只是附和著大家)在老師詳細的說明下對於皮膚滑移的張力差異、骨頭是否打到手等判斷比較有概念了!這次也明顯發現到自己還僵化在過去的求學模式,太糾結於文字的解釋、太想照抄老師的手法複製貼上,卻沒有看見最重要的東西—在眼前的身體。 回家複習時才想起老師在課堂上一再強調的重點,特別是像造勢運用的概念。如果我沒有看見對方的身體…
在循序漸進地學習身體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縱軸主要關乎身體的旋向問題,而橫軸則聚焦於上肢與兩側胸肋間的張力平衡與協調。橫軸的操作原則與縱軸一致,皆需依序進行皮層、筋層再到骨層的對位調整。過程中,須特別留意上肢是否維持在「正臂順勢」的姿勢,以避免在不對位的狀態下施力。同時也需觀察皮層滑移的順暢度,作為是否能進一步深入調整的判斷依據。在實作橫軸皮連線的流動手法時,我體會到操作者與被調理者之間,需建立一種相對應的施力與受力、接納與釋放的互動關係。這樣的操作不僅仰賴技術,更需要覺察與身體感知的培養…
從身體流動與結構基礎課程,到身體結構調整一階課程,可能學不會的疑慮逐漸解除,最後選擇全階合報。 上身體流動與結構基礎課程,讓我重拾走路的樂趣並享受運動的樂趣,這對爬樓梯困難及飽受運動傷痛的我並不容易,之前因爲興趣也上了不少的整復相關課程,上完了那些課程並沒有辦法讓我的身體健康更有改善,因為那些手法並沒有辦法自我施作,充其量只能用在家人朋友,因而也不斷的在上課,希望有一天能上到自救的課程,沒想到身體流動與結構基礎課程枯躁的走路訓練及知識節點竟然解決了我長久以來的困擾,信心來了就報名了身體結構調整一…
這次去上二階課程當週,剛好右邊肩膀拉傷,平舉跟旋轉伸展時都會疼痛,做完肩胛退位後就有明顯改善,之後再加上皮層筋層的放鬆,不知不覺疼痛感就已經完全消失了!這次的感覺更加神奇,因為橫軸的調理過程,尤其是皮層的放鬆方式,相較於縱軸,體感上跟手法上都讓我覺得更加輕柔些微,即使是身為被施作者,在被調理的過程中還真沒有太特殊的感覺,雖然可以感受到身體整體上有越來越舒服放鬆的,但在局部上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可是調整完馬上動作時,又可以感覺張力變得平衡與放鬆。 二階課程結束後,我練習了四位個案,在檢測肩頸酸痛是…
如果有進一步的問題,該怎麼辦?
如果你對課程仍有疑問,請聯繫我們的客戶服務部門,我們將為你進行解答。
如果你正在就醫中,不建議自行停止醫療程序。調理方法並不在取代現有醫學體系,而是促成結構的還原。如何取得國際認證?
本課程為IGCT (International Guild of Complementary Therapists) 國際輔助治療師的授權認證課程。課程參與時數達3/4以上,並繳交作業後即可以取得一階、二與三階證書。結構調理師認證則需要完成20人次的個案報告、學科測驗與術科測驗。此外,可以登載調理師資訊於梵宇全人療癒學院官網上。
課程進行的方式為何?
身體結構調整為小班制教學,著重在即時的實驗與驗證所學,並力求在課堂中即時練習、大量實作、給予反餽及協助。此外,課程提供線上學習平台,以分享作業、參與討論,並能無時限的收看課程示範及手法影片。結構調理師認證部分內容為直播或線上進行。
課程需要準備什麼?
在學習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實務操作與練習,學員需穿著舒適、寬鬆或運動的服裝。在個別課程中需要準備個人使用的物品(如個人的毛巾)將另行通知。
身體結構調整與一般按摩、整脊正骨有什麼不同?
一般按摩、運動按摩或肌筋膜放鬆多屬軟組織鬆動(鬆筋)手法;所謂整脊正骨多以快速低幅度的施力或頓挫,達到骨的復位,除了危險性較高,易難以精準的還原結構。而身體結構調整的姿勢調整技術屬於無痛、柔性的鬆動術,以安全、無痛、整體的方式沿著皮筋骨還原結構。
課程內容包含哪些?
在完整四階的身體結構調整系列課程中,學員將具備調理前的結構評估觀念,並能透過徒手整復和簡單的工具,運用獨特的「借力、造勢」姿勢調整技術,調整人體張力結構,並在調理後進行居家建議或協助姿勢調整,以緩解不適、調整體態、提升運動表現。